图片新闻

中科院海洋所积极探索海洋科学综合考察开放共享新模式

撰稿: 发布时间:2006-10-26
 
    历时32天,航程4500多海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三号”近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圆满完成中国首次近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开放共享”航次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海洋地质等领域多学科考察任务,为建立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资源共享机制和科学考察船“共管、公用、专业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突破制约海洋考察瓶颈,探索共享之路
    我国有着辽阔的海疆和丰富海洋资源,国家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海洋科学研究与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与资源开发呈现出百舸争旒的局面。但船舶、人员、数据、资料、样品、设备的部门所有和不能共享,致使海洋调查项目特别是中小型科研项目无法完成相关海上调查和数据、资料、样品等第一手资料的获取,严重制约着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的进程。
    基于打破制约我国海洋科学考察发展的瓶颈,海洋研究所在探索建立我国海洋科学考察“开放、共享”机制和船舶“共管、公用、专业运行”管理模式的思路下,以“科学三号”考察船为平台,在负担150万元基本航线运行费的基础上,面向全国涉海科研院所,于9月16日至10月18日组织开展了青岛-舟山-厦门-三亚-青岛航线南黄海、东海和南海6条固定科学考察断面和非基本航线水文、化学、生态要素、底质分布的空间结构等中国近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开放共享航次的综合考察,获取了我国近海一大批宝贵的科学资料、数据和样品,并取得了圆满成功。组织定期、固定断面上的多学科综合考察,定期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建立船舶、人员、资料、数据和设备等共享机制、中国近海关键过程进行长期多学科综合观测机制和考察船“共管、公用、专业运行”管理模式,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演变和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获取近海标准断面周期性、连续性的数据资料,促进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与熔融,推动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确定开放共享,共管、公用、专业运行原则
    在开放共享的理念下,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开放共享航次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教育界的广泛好评,为解决需要长期观测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现场试验和观测场所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为探索海洋科学考察共享模式,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海洋研究所联合众多科研院所,就船舶共享、调查内容、航次设计、站点布设、共享范围进行了研讨,确定开放共享原则。一是科学考察船对全国开放并共享船舶设备,开放共享航次任务规定的调查内容实行共享。二是采集的数据、水文、生物和地质资料,海洋研究所科技档案室保留原件,项目单位保留全拷贝件;三是采集的水样,项目单位保存和测试分析,采集的生物和地质标本,海洋研究所和项目单位各保留一半,项目单位用于样品测试分析和研究,并在航次结束后6个月内,将原始数据汇交至海洋研究所科技档案室;四是基本航线上所采集的数据资料和样品,海洋研究所和项目单位共同享优先使用权,基本航线以外采集的数据资料和样品,项目单位单独享有优先使用权;五是航次结束后的2年内海洋研究所和项目单位共同享有和项目单位单独享有数据资料、样品的优先使用权,并在优先使用权期满后,数据资料、样品汇入海洋科学数据库面向全国开放。
    三、统筹协调,开放共享,成效显著
    海上科学考察是多学科交叉、团结协作的过程。针对参加开放共享航次单位多、人员多、项目多、作业海区不同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开放共享航次领导小组和考察作业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考察船长负责船舶运行、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撑;航段首席科学家与科考队长负责考察作业任务组织实施和参加单位人员、任务、设备的协调,并针对任务情况采取了四个航段分航段作业、分航段更替科考考察人员,四个航段均有考察任务的项目人员全程在航,在不同航段首席科学家的组织领导下开展既定考察作业任务的方式。
    共享平台的搭建和考察船“共管、公用、专业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考察过程中,来自不同单位的科考人员,不分项目单位,不分船员和考察队员,团结协作,人员和设备“共享”得到了充分发挥,顺利完成了全程重力测量和水样采集,走航连续观测海水表层二氧化碳、溶解氧、表层水温、盐度;每个站位利用光谱仪测水色光谱和黄色物质,利用多参数水质监测仪观测叶绿素-a浓度和浊度,利用Lisst-100激光测沙仪测量泥沙粒径谱和沉降谱;取表层水样进行悬浮泥沙浓度、叶绿素分析;间隔站位进行生物拖网和底质取样等36个项目62个站位的考察任务,获取了一大批宝贵的现场数据资料和样品。同时,在南海水深达2400多米的特定海区圆满完成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极区剖面测量系统”的装备试验和两枚剖面浮标布放,并成功回收“极区剖面测量系统”,取得了宝贵的科研数据和回收经验,为执行2007年我国北极冰下物理海洋科学考察,布放和回收“极区剖面测量系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北部湾海域进行了定点内波观测实验和海底观测设备维护,并顺利为海底观测设备更换电池和完成了长江口海区调查任务。
    四、创立科学考察与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的新模式
    开放共享得到了众多单位的积极响应。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海油,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自动化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等19家涉海单位112人参加了多学科综合调查。
    针对初次参加海上作业人员比例较大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完成预定科考任务基础上,考察队创建了海上考察与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的新模式-“海上大学”,就航次途径海域的科学问题、海洋探测技术、西太平洋与地球系统科学、黄东陆架海底质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及其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意义、海洋细菌的作用、深海探测-地球观测系统的新热点、气候变化与碳循环、ARGO浮标探测技术及其应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