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牡蛎生态礁快速构建技术助力黄河三角洲生态文明建设

撰稿: 海洋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0-06-19

  近日,山东省海洋局组织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宁波大学、山东省海洋发展研究会、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东营市河口区海洋发展与渔业局等单位有关专家,在山东东营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展的“牡蛎生态礁快速构建与示范”项目阶段性成果进行现场验收。

  

现场验收会

  研究团队立足黄渤海区长牡蛎与近江牡蛎野生资源,结合当地海域潮位信息等水文资料、底质特征、测试礁体的生长存活情况,利用自主开发的牡蛎生态礁构建的专利技术,在不同潮位滩涂点构建了两个牡蛎礁区。每个礁区由不同数量的礁核按不同排列方式形成方形礁群、环形礁群及条形礁群构成,形成生物量各异的礁区。目前已建成牡蛎生态礁区总面积7.5公顷,其中牡蛎成贝个体总数达11.63万个,2020年6月在礁区投放了牡蛎附苗器30万个,牡蛎稚贝总量达1092万粒。

  该新型生物礁体快速构建技术是基于牡蛎生长速度快、营集群生活的生物学特性,开发在特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快速相互粘连成礁的技术,实现牡蛎礁快速构建。该种新型牡蛎礁体具有材质绿色环保的优点,降低了混凝土、石块等传统礁体在河口浅滩的沉降风险,且礁体附苗效率高,生物量可控,可显著提升繁殖期的苗种丰度和礁体的扩张速度。该技术创新性地将牡蛎人工增殖与牡蛎自然礁体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新型生态牡蛎礁生态系统的快速构建。

  牡蛎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温带“珊瑚礁”系统,是鱼类等动物的栖息地以及抚幼、庇护、捕食场所,在净化水体、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及消氮、固碳、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计渔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我国具有丰富的牡蛎野生资源,曾在各大河口区存在大量的牡蛎礁系统,但近年来大都处于功能灭绝状态。此外,我国的牡蛎养殖规模虽居世界首位,但养殖牡蛎生态功能并不能完全代替牡蛎礁生态系统,牡蛎礁保护与修复工作任重道远。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增养殖与生物技术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牡蛎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礁构建技术在东营相关企业的应用与示范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牡蛎生态礁的首次规模构建,推动了基于牡蛎礁系统的环境调控技术发展和当地近江牡蛎资源保护及近海渔业修复,助力国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

  该项目得到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项目相关子课题资助。

   

  牡蛎生态礁群

   

  牡蛎生态礁礁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