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公开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院务公开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MENU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分院概况
机构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机构设置
历史沿革
研发机构
分院系统院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院直接投资的控股企业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沈阳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共建单位
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
院地合作
合作动态
科技动态
组织人事
工作动态
人事任免
继续教育
资料下载
院士风采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分院人才
弘扬科学家精神
青年人才
党建与创新文化
党组织机构
群团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基层党建
廉政建设
经验介绍
学习资源
人才培养
专题
科学普及
科普场馆
工作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传媒扫描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及以前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
2015年及以前
2015年及以前
传媒扫描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及以前
科学时报:辽东硼铁矿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亟待加强
撰稿: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06-22
【
大
中
小
】
本报讯 从国家战略考虑,加强凤城等辽东硼铁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已经刻不容缓。日前在丹东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共同举办的“硼铁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针对我国硼资源状况发出上述呼吁。专家建议尽早将凤城等辽东硼铁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硼及其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冶金、电子、轻工、原子能、新材料和国防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世界硼矿资源大部分贮藏在西半球,我国硼矿储量约为3900万吨,在美国、俄罗斯、土耳其之后,居世界第4位。我国硼矿资源存在“大而不强”的窘境,较易开发利用的“白硼矿”(硼砂和硼镁石)类矿只占全国总储量的不到10%,绝大多数硼矿资源品位低、矿点分散、矿种复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低、浪费大、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辽东地区(凤城、宽甸、大石桥)硼铁资源储量丰富,仅凤城翁泉沟硼铁矿已探明硼铁资源储量就达2.83亿吨,其中固体硼储量2185万吨,约占全国已探明固体硼资源总储量的58%。但是翁泉沟硼铁矿主要分为“硼镁石—磁铁矿型”和“硼镁铁矿—磁铁矿型”两种类型,铁矿石结构微细,嵌布结构复杂,硼铁紧密共生,结构致密,属于难磨难选矿石,常规分离方法困难。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硼铁分离困难、资料浪费严重、硼泥综合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精细硼化工产品水平低等难题。目前,我国硼砂、硼酸等硼化工原料70%以上依赖进口,对外依赖程度过高,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周峰)
《科学时报》 (2011-06-22 B4 区域 产业)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6/245678.html?id=245678
传媒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