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小虾米,大能耐

撰稿: 发布时间:2020-04-02

  糠虾mysids是一类外形像虾的甲壳动物,属于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软甲纲Malacostraca糠虾目Mysida。糠虾的英文俗名叫“opossum shrimp”,翻译过来就是“负鼠虾”。这是因为,交配后的雌性糠虾在胸肢基部有育卵板构成的育卵囊,里面有尚未孵化出来的小糠虾,这和抱着幼崽的有袋类动物负鼠颇有几分神似。

有袋类动物负鼠(左)和抱卵的雌性糠虾(右)

  大多数的糠虾种类体型都很小,通常体长在1-2厘米左右,很不起眼。但是在浅海近岸,尤其是在河口附近的低盐水域中,它们有着很高的密度和生物量。糠虾世代周期短,繁殖速度快,甲壳较薄,肉质鲜美,且富含蛋白质、脂类和多种微量元素,可通过发酵被制成味道独特的虾酱,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深受人民喜爱。

北方沿海人民喜食的虾酱

  别看糠虾个头不大,它们的分布却极为广泛,从两极到赤道都有分布。据统计,糠虾目现存1100种以上,除了少数生活在淡水水体中,大部分的糠虾类生活在海洋之中,在河口、潮间带、浅海近岸、深海大洋甚至海蚀洞中都有它们的身影。糠虾有的种类自由生活,有的则依附于海藻、海草上,或与其他海洋无脊椎动物共生生活。此外,糠虾既有营浮游生活的种类,又有底上生活的种类,是为数不多的从海水表层到超深渊区(>6000m水深)均有分布的甲壳动物类群。

依附于海草的糠虾(左)和与海葵共生生活的糠虾(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深海探索的增加,越来越多深海的生物被认识和了解,这当中就包括糠虾。红糠虾亚科Erythropinae是一类典型生活在深海中的糠虾,通常栖息于水深200米以下,还有4个属的种类在海沟中被报道(最深纪录7260米)。

  由于长期生活在黑暗无光的深海环境中,红糠虾亚科的许多种类的眼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由半球状的、具感光功能的复眼退化成了无色素细胞和光学感受器的眼板eyeplate,这种特殊结构被认为是一种对深海的形态适应性。

  不过,仍有许多疑问困扰着海洋动物学研究工作者。比如:糠虾最深能分布到多深?糠虾的祖先究竟是什么时候从浅海迁移到了深海?深海糠虾类的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退化的?

两瓣状的眼板(Amblyops magnus,左)和单瓣状的眼板(Pseudomma truncatum,右)

  近期,来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挪威卑尔根大学和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海洋科研人员的合作研究结果似乎为上述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

  该团队利用“万泉”号深海着陆器,在马里亚纳海沟7449米深处成功采集到了一只完整的雄性糠虾个体。该个体具有着一系列特殊的形态特征:直立的额角、单瓣状的眼板、膨大的唇基、细长的尾节和独特的腹肢。

  基于其特殊的形态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证据,科研人员们将其确定为红糠虾亚科的一新属(新种),命名为Xenomysis unicornis,意为“深渊中的独角兽”。这一发现打破了目前已报道糠虾类的最深记录。

Xenomysis unicornis Kou, Meland & Li, 2019

  研究人员还通过化石年代标定与分子钟分析,推测糠虾类在中生代(距今约2.52亿年~6500万年前)发生过多次由浅海向深海的扩散,这恰好与地质史上3次大规模的海洋缺氧事件的时间相吻合。因此,糠虾类的祖先一次次地向深海迁移很可能是为了躲避当时缺氧的表层海水环境,并且糠虾类眼部的退化是伴随着后两次大规模深海迁移发生的。

  此外,研究还发现深海糠虾类的眼板并非之前所认为的单一起源,而是平行演化的结果;而红糠虾亚科的两种形态的眼板竟然在演化过程中发生过多次转换。这一发现大大出乎了研究人员们的预料。

基于化石年代标定和分子钟分析的分化时间推测(红色虚线:二叠纪-三叠纪灭绝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P-Tr extinction,距今约2.52亿年前;橙色虚线:早侏罗纪托尔阶海洋缺氧事件Toarcian oceanic anoxic event,T-OAE,距今约1.83亿年前;黄色虚线:晚白垩纪塞诺曼-土伦阶缺氧事件Cenomanian-Turonian anoxic event,C/T OAE,距今约9300万年前)

  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糠虾这类甲壳动物的多样性,而且为研究深渊生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然而,在海洋的更深处还有糠虾的存在吗?它们是怎样一步步演化成了现在的模样?它们独特的形态结构对深渊环境有着怎样的适应性?还有更多的问题在等待着我们的回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