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  吴迪镛 

    

  十八大以来,我所科技研究自创成果突飞猛进,很多成果是 世界第一,南海可燃冰开采成功,一举超过了西方科技强国;中国自建航母在大连下水;量子卫星成功发射;宇宙小快递哥成功与航天实验室成功对接完成运输任务……这些成果世界公认,表明我国科技水平即将成为世界水平。然而,与此同时,107篇中国癌症论文被德国相关癌医学期刊全部退刊,这是在科技成果创新突飞猛进大好形势下一股逆流。表明学风道德存在重灾区,必须像反腐一样,对弄虚作假、不正学风、道德败坏,抓紧不放严加处理,否则这股学风道德的不正之风,将愈演愈烈,科技创新大好形势受到破坏,使我国复兴之业毁于一旦。 

  作为大化所学风道德委员会一员,80高龄退休研究员,10多年来在所班子、所党委领导下,狠抓学风道德教育,抓制度的建设,加强管理和检查,零星的学风道德不正事件,均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学风道德建设日渐成型。全所职工、学生人人重视学风建设,个个遵守制度,不正学风事件发生率愈来愈低,有时年份发生率下降至零,科研创新出现了历史性的繁荣。一批世界首创的新催化剂、新工艺、新产品,可以用“井喷”来形容。一代科技新人茁壮成长,一批年轻院士成为化物所中坚力量,作为1997年从第一线退下来的老课题组长,看到化物所今日大好形势,感到十分欣慰,十分幸福。我所十八大期间,在习主席一系列支持科技事业的举措下,大连化物所发展更快,离世界一流研究所目标越来越近。在科技创新一片大好形势下,学风道德教育和建设无疑也是一股有效正能量。 

  抓学风道德教育,要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做到全面展开,重点教育。学风道德在学术机关是个老问题、大问题。化物所建所60多年历史中,一直常抓不放,在社会上,不正之风,弄虚作假日渐增多。党委及时成立首届学风道德委员会抓学风道德教育,抓发表论文抽查及课题组学风道德检查,初见成效。2013年又及时进行换届成立了第二届化物所学风道德委,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教育人,发挥好学风正能量,出现了不正学风道德发生率为零的大好局面。 

  在学风道德教育中,重点是课题组长学术带头人,学术论文的通讯作者,这部分人有决定权,是研究生指导老师,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领路人。因此,抓好这部分人学风道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化物所每年都有数百名新职工、新研究生入所,必须给入所教育加入学风道德教育内容,而且在新成员不同成长阶段,改变、增加学风道德教育内容。对研究生学风道德教育主管部门要常抓不懈,紧抓不放。更重要的是导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遵守学风道德为榜样,以身教重于言教传承好的学风道德。出现问题,作为导师应当首先担当,以行动帮助年轻人提高认知水平。 

  学风道德教育不能搞运动方式进行一阵风,时抓时停,必须常抓不放,形成好的学风道德建设好局面,形成以正能量击败不正之风的大好局面。作为研究所一直进行学术上的新陈代谢,人才上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所以学风道德教育应常态化。 

  老科学工作者,做好学风道德传承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研究所重要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没有人才,出不了创新成果,没有创新的实践不可能培养新一代人才。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一脉相承的。 

  1960年大学毕业来到当时大连石油研究所,保送读研究生,在领导、导师和化物所大好学术环境中,受到良好培养。当我成长为导师时,我又承担起教育新的科技新人的责任,我曾对新的学科带头人发挥了“扶上马,送一程”,“当参谋,不主政”的作用。20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当时退下来的情景再次出现,这就是代代传承。 

  因此好的学风道德要从入所抓起,我感恩化物所,感恩于我的研究导师——姜炳南先生。退下了20年中,前一段还出了一些成果,申请了一批专利,完成了健康为祖国工作50年的历史任务。后来在所咨询委和学风道德委的工作中又发挥了老科学工作者热爱化物所,关心化物所发展的作用,做出了微薄的贡献。在传承好的学风道德方面也起到了传承作用,以正能量为化物所学风道德建设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在喜迎十九大的美好日子里,作为一名80岁退休研究员,一名入党32年的老党员,我将发挥夕阳余辉,为党、为国、为我们所贡献余生。 

附件: